2025年10月10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和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联合主办,CCF重庆分部与重庆三峡学院联合承办的“CSIG前沿视野——图形图像智能处理新技术”活动在重庆三峡学院成功举行。共有来自数学、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学院的研究生、博士生、教师等70余人参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分享前沿成果,激发学子对图形图像学科的兴趣。报告会由重庆三峡学院的冯玉明教授主持,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
第一阶段:洞悉前沿,探索智能图形新境界
第一阶段,特邀嘉宾、来自重庆大学的秦红星教授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智能图形处理与可视分析的前沿进展》的精彩讲座。秦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驱动图形图像处理领域的革新,重点讲解了复杂场景的三维重建、动态数据的实时可视化以及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突破性应用。其内容高屋建瓴,案例生动详实,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更点燃了大家对智能图形未来发展的无限遐想。
(重庆大学秦红星教授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作讲座)
第二阶段:聚焦应用,领略技术融合之魅力
第二阶段,由重庆三峡学院的张保杰博士/副教授带来题为《智能控制与图形图像处理的融合创新》的专题报告。张博士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自动控制理论、嵌入式系统与图形图像算法是如何深度协同,在工业视觉检测、机器人自主导航、无人机遥感测绘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他结合团队的实际科研项目,展示了如何通过精巧的算法和控制策略,让机器“看懂”世界并做出智能响应,为同学们揭示了理论研究走向产业应用的清晰路径。
(张保杰博士作讲座)
互动交流:思维碰撞,启迪科研思路
在精彩的报告之后,活动进入了气氛热烈的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就自己关心的学术问题与两位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生提问一: “秦教授您好,您提到深度学习极大地改善了三维重建的精度。对于我们在校学生来说,要想深入这个领域,应该从哪些基础模型或算法入手学习呢?”
(学生提问)
秦红星教授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建议可以从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和编码器-解码器(Encoder-Decoder)结构入手,它们是许多现代视觉任务的基础。具体到三维重建,可以先深入理解‘神经辐射场(NeRF)’这一革命性技术的核心思想。它虽然前沿,但其背后的原理能帮助你串联起深度学习、计算机图形学和优化理论。从阅读它的原始论文和开源代码开始,亲手复现一个简单版本,是迈向这个领域最扎实的一步。”
学生提问二: “张博士您好,您展示了计算机控制在工业视觉中的强大应用。在实际项目中,我们最常遇到的技术挑战是什么?又该如何克服?”
(学生提问)
张保杰博士回答: “在实际应用中,最大的挑战往往来自于‘非理想环境’。比如光照变化、物体遮挡、背景干扰等,这些都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控制的稳定性。克服这些挑战,不能只依赖单一的图像算法,需要一个‘系统级’的思维。例如,通过设计合理的打光系统控制环境,在算法层融合传统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模型的优势以提高鲁棒性,同时在控制逻辑中加入容错和反馈机制。记住,一个成功的工业应用,是‘光、机、电、算、控’协同优化的结果。”
深化认知: CCF与CSIG成为学子科研道路的灯塔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成功的学会宣传。通过主持人的介绍、专家的分享以及现场的深入交流,同学们对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和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的使命、会员权益以及丰富的学术活动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许多同学表示CCF作为计算领域的顶尖专业平台,CSIG作为图形图像领域的权威学术组织,,是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寻求指导、获取资源和拓展人脉的宝贵家园。此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加入学会、参与更广泛学术社区的热情。
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为重庆三峡学院的学子们搭建了与优秀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桥梁,有效促进了图形图像智能技术在校内的传播与普及,为培养该领域的未来创新人才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详见链接https://www.ccf.org.cn/Chapters/Local_Activities/Chapter_News/2025-10-11/849404.shtml
上一条:2025年10月20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重庆携手万州区博士联盟在重庆三峡学院举办智慧农业与AI前沿活动
下一条:2025年9月22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科普月——CCF重庆举办“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讲座
重庆市万州区天星路666号,重庆市万州区沙龙路二段780号
本科生招生咨询:023-58102264 就业联系:023-58107781 sxxyjyb@126.com
研究生招生咨询:023-58105711
版权所有 ?2021-2023 重庆三峡学院版权所有 渝ICP备050010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