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速体育app下载

图片

学术信息

首页 / 学术信息 / 正文

学术讲座预告:以“事”观“语言-现实关系”

日期:2025年02月27日 09:43 作者: 关注:

时间20253月1415:00-17:00

地点:博学楼1101

主办单位:外国语学院(2025年第1场)

主讲人简介:牛保义,河南禹州市人,中共党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精品课《高级英语》负责人;国家级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2008年至今);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河南省留学归国人员先进个人;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工作专家咨询委员。河南大学《外文研究》主编;河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牵头人;曾任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研室主任、副院长、院长。国际认知语言学会会员,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认知语言学常务理事。北京市特聘教授,重庆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齐齐哈尔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12所院校的兼职/客座教授。《外国语》、《现代外语》匿名审稿人。曾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田纳西州李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英汉语对比语言学和语用学。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先后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4部。

内容简介:语言重构现实的能力体现在它能够创造新的认知维度。科学理论中的"黑洞"、"基因",文学创作中的"乌托邦"、"反乌托邦",这些概念都不是对现实的直接描述,而是通过语言建构的新现实。它们拓展了人类认知的边界,使我们可以思考和讨论那些超出直接经验范围的事物。这种重构不是对现实的背离,而是人类认知的创造性延伸。

语言与现实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人类认知的基本框架。我们通过语言理解世界,又通过理解不断丰富和发展语言。这种互动不是简单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是一个持续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既是工具,又是产物,它不断解构和重构着我们对现实的认知。

语言对现实的解构与重构,展现了人类认知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这种能力使人类不仅能够适应现实,更能够创造新的认知维度,拓展理解的边界。在这个意义上,语言不仅是现实的描述者,更是现实的创造者。


上一条:学术讲座预告:智能时代的哲学反思

下一条:学术讲座预告:图像处理中的影像质量评估与应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