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科普基地开展沉浸式科学实践
3月23日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科普基地迎来了一群稚嫩却充满好奇的“科研工作者”——50余名小朋友化身“小小科学家”,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柑橘科技探索之旅。通过专家指导、田间实践、实验室探究与趣味农事体验,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播撒科学梦想的种子。
活动伊始,科普工作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果树专家向苹苇以“柑橘家族图谱”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图文与互动问答,讲述了从古老的野生柑橘到现代柑橘的品种特点,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揭开柑橘家族奥秘的科普课。孩子们在专家的引导下,用稚嫩的笔触绘制出心中的“柑橘科技地图”。
在柑橘种植示范基地,科普工作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果树室主任马晓丽教孩子们区分不同的柑橘品种,现场演示“T型芽接法”,孩子们感受了农业技术的精妙。在基地,孩子们参与“柑橘采摘竞速赛”和“挖小葱挑战”,在劳动中体会农事艰辛与收获喜悦。
实验室探究环节设置了三大主题实验:一是“柑橘品质分析”,孩子们运用糖度计、游标卡尺等专业仪器建立果实品质数据库;二是物理实验,当柑橘电池成功点亮LED灯时,科学的神奇让每个孩子的眼睛都闪闪发亮;三是化学实验,观察高锰酸钾与橙汁的变色反应,解密维生素C的神奇力量。
活动尾声,孩子们骄傲地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实验报告。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戚文华为每位“小小科学家”颁发荣誉证书,并寄语:“今天的实验服或许宽大,但科学的种子已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希望你们用好奇心与行动力,续写中国农业科技的新篇章!”
本次“柑橘科技探秘”活动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2025年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以“做中学、玩中悟”的方式,将农业科技知识转化为儿童可感知、可操作的实践场景,不仅激发了青少年对农业科学的兴趣,更传递了“科技兴农”的情怀与使命担当。未来,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将进一步发挥科普基地作用,持续打造沉浸式科普品牌,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培育更多“未来科学家”。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供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