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7日《中国环境报》:深读 | 消落带上,“树坚强”如何守护长江三峡?
2022年5月7日,中国环境报报道了我校师生围绕长江生态保护所做的一些工作,包括以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师生为主的“衫峡青”志愿服务队在长江(大周段)沿岸开展的消落带垃圾清理、“中山杉”养护认领等志愿服务劳动,以及雷速体育app下载建设中的“长江上游河库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科学观察研究站”等相关工作。详文如下:
蒙蒙雨雾,满眼青翠,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的沿江堤岸,中山杉林里,陈愉和李顺梅觉得自己误入了“仙境”,作为重庆三峡学院“衫峡青”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她们和同学多次来到这里,为林木测量、记录,清理环境中的垃圾,守护着这片即将没入绿水之中的“森林”。
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中山杉示范林,消落带上绿意盎然,美丽如画。 余常海摄
高峡平湖,潮起潮落,这里形成了三峡库区特有的消落带,其生态恢复与治理被称为世界级的“生态难题”。从2009年起,万州区专门引进中山杉在消落带进行栽种,一年间,它们半年被绿水淹没、半年回归青山,顽强地存活下来,在长江两岸形成了一道漂亮的风景线,更守护着三峡的绿水青山。
青翠欲滴的中山杉,树干挺拔,树形优美,像极了童话里的森林。 余常海摄
如今,它们迎来了更多的环保志愿者,更是绿色希望的守护者。
消落带上的“世界难题”
万州区林业和草原局林科所高级工程师任凭,不仅对林木了如指掌,更对眼前的长江水文情况非常熟悉。
“三峡工程蓄水后,水位最高可达175米,非蓄水期只能在145米左右,落差有近30米。”任凭告诉记者,库区水位周期性大幅度的涨落,岸边的泥土半年裸露,半年淹没,形成了大面积的消落带。
种植在消落带上的中山杉,耐盐碱、耐水淹,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没入水中,只有树梢露出水面呼吸。 余常海摄
消落带给库区生态尤其是水生态带来巨大的影响——消落带形成之前,生长在库区两岸的植被是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对来自库岸的污染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一定的拦截和过滤功能,地表径流携带的氮、磷等相当一部分被植被过滤吸收,难以污染库区水体。然而当消落带形成后,原本岸边的植物无法生存,拦截和过滤等功能基本丧失,更多的污染物将进入水体,导致库区富营养化程度日趋加重。
对消落带的生态保护治理也引起了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显而易见的是,在消落带栽种植物无疑是生态保护的最佳选择,但半年时间都要淹没在水里,且消落带的土壤大多贫瘠,生存环境较为恶劣,为保护水质,不能施肥等因素,栽种何种植物给包括任凭在内的专家出了一个难题,更由于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大、落差大、气候反差大,让其生态恢复与治理更成为一个世界级难题。
中山杉形成的“水中森林”。万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凭借对植物长年累月的研究,任凭率先想到了中山杉。中山杉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用雌性落羽杉母本和雄性墨西哥落羽杉母本杂交而成,为半常绿高大乔木,树干挺拔、树形优美,具有耐盐碱、耐水湿,抗风性强,病虫害少,生长速度快的特点。
“最关键的是中山杉根系发达,可深入3米以下土层,通常有数条主根,大量细根,能起到良好的固土防沙的效果。”任凭说,2002年初,万州引进了两万株中山杉进行试种,经过观察,中山杉是较为适宜在长江消落区栽植的树种。
半山半水的“树坚强”
2009年春,配合三峡水库首次蓄水,万州区林科所从林场基地里移栽了208株中山杉,种在万州区沱口镇福利院外侧、水位165米—175米的消落区里。
2010年3月底的一天,一夜之间,江水退去了一米多,任凭来到沱口福利院外侧发现,原本淹没在水里的部分中山杉露出了树梢,树枝上的新芽迎风萌发。
中山杉更被当地市民称为“树坚强”。余常海摄
新芽的出现,代表着中山杉在长江生长的希望,也让任凭看到了治理消落带的希望。随后,万州区稳扎稳打,由浅入深,首先在170米—175米水位区间进行试验性栽种。
经过几年的淹没浸泡试验,任凭发现,苗木存活204株,死亡4株,保存率达到98%,苗木生长表现正常。苗木胸径达到15厘米—18厘米,树高7米-9米,无病虫害危害,浪刷作用后的自身恢复能力较强。
顽强的生命力证明了中山杉淹在水中存活的能力,为了探索更低水位的适应性,之后的几年,任凭和其他林科员来到新田镇、瀼渡镇、大周镇等地的江边消落区165—175米范围内的中山杉试验示范林。
13年来,三峡库岸的中山杉林由二百余株壮大为如今的3200余亩,覆盖库岸70余公里,中山杉盘错的根系保土固土、涵养水源,将荒凉的滩涂换装为绿色森林。
中山杉还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支撑。万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大周镇中山杉示范林,树木成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大周镇村镇建设环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林东告诉记者,顽强的中山杉也俘获了当地市民的心,他们更爱称中山杉为“树坚强”。如今,大周镇正在开展提质增效项目,补植新造林施工面积超过150亩,苗木上万株,当地也逐渐形成稳定、健康的湿地自然生态系统,消落带岸线植物群落和生物更加丰富。
不仅如此,依托中山杉林,大周镇还倾心打造了观景平台,休闲广场,通过观光休闲、自然科普等方式引导市民保护中山杉、爱护中山杉,来这里的游玩的市民更是络绎不绝。
前赴后继的志愿者
事实上,对于中山杉的爱与护,从它种植在消落带的那一刻起,万州人民就投入了全部。
万州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胡建军告诉记者,万州区电报路小学中恒校区的学生就已经在南滨公园实地认领中山杉,定期会对中山杉林进行维护。
重庆三峡学院“杉峡青”志愿者服务队正在中山杉林里清理环境。余常海摄
而在大周镇的中山杉示范林,包括万州区人大、政协、司法局等单位,都对树木进行了认领,每年的植树节,大批的市民也会自发来到江边,栽种树木或为树木培土,助力中山杉的成长。
作为三峡库区内的唯一本科高校,重庆三峡学院还为保护中山杉组建了“衫峡青”志愿服务队,该校团委副书记王峰向记者表示,从组建至今,虽然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先后毕业,但队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前赴后继。
志愿者们在清理垃圾和对树木进行测量、记录。余常海摄
对生态环保的认识和保护深入莘莘学子的骨髓,每年,重庆三峡学院都会组织学生来到示范林,对树木进行测量、记录,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信息上报给林业部门,为树木的下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不仅如此,如陈愉和李顺梅一般的同学,还会定期来到中山杉林里清理垃圾、除草,保证林区干净整洁的生态环境。
在距离大周镇中山杉示范林不远处,重庆三峡学院还正在筹建长江上游河库生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科学观察研究站,该校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可洪告诉记者,观测站将对库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与机制、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库区生态修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杉峡青”志愿服务队队员。尽管学生志愿者毕业了一届又一届,但前赴后继始终未曾中断。余常海摄
雨后天晴的中山杉林里,陈愉和李顺梅在感叹美景的同时,也和更多志愿者一样,扎下了平凡的梦想——像中山杉一样,扎根三峡,守护库区的水与土。
上一条:2022年5月10日《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重庆三峡学院:不忘跟党初心,勇担青春使命!
下一条:2022年5月5日《上游新闻》:重庆三峡学院团委书记熊贞贞获评“全国优秀团干部”
【关闭】